600名杨浦学生走进高校实验室,开启科学远征与跨学科实践之旅
600名杨浦学生走进高校实验室,开启科学远征与跨学科实践之旅
近日,600名来自杨浦区各中学的学生走进上海交通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开启2025“YOUNG创智·上海高校科创营”的科学远征。在高校老师带领下
六百名中学生走进大学的科研实验室,他们不仅丰富了知识领域,而且激发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这样的活动,怎能不让人心生向往
活动开启
近期,2025年的“YOUNG创智·上海高校科创营”活动正式启动。杨浦区众多中学的600名学子,步入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开始了他们的科学探索之旅。此次活动集中了高校的丰富资源,得到了钱学森科学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实践锻炼的舞台。
跨学科体验
学生们走出了课堂的藩篱,进入了高等学府,亲自参与了跨学科的实践活动。在物理、生物、光学等实验环节,原本复杂难懂的理论公式变成了直观可见的实验现象。他们亲眼见证了实验仪器的运作,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化,显微镜下细胞结构的清晰展现,这一切都令人赞叹不已。知识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而是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生动具体的体现。
交大生物实验
上海交通大学的生物实验室正在进行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实验,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这项实验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技能,其目的在于提取DNA。在交大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员们从熟悉实验设备开始,逐步进行DNA的溶解和收集操作。经过多次离心和提纯步骤,再添加相应的试剂,原本看不见的DNA最终得以显现。秦虞悦,上音实验的一员,亲自操作那些精密的设备,她觉得十分新鲜;这种喜悦,更让她对学科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华理实验操作
华东理工大学的实验室里,学生们正在进行一系列实验,包括扭摆测量转动惯量等。他们用弹簧片将三棱镜牢固地固定好,测量脉搏时,他们特别小心地运用了压电传感器。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大家都严格遵守了各项规范。通过亲身实践,学生们对实验的严谨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邱峻洋,上音实验的一员,提到测量光波长、操作光学仪器十分有趣,这不仅让他们理解了科学的基本原理,还增强了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这对他们未来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将是非常有益的。
报告与指导
活动期间,同学们将实验数据整理成了研究报告。表现突出的课题获得了高校教师的现场指导。这一过程不仅使同学们完成了实验任务,还教会了他们如何总结和分析数据,从而提升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在此过程中,他们的科研技能得到了锻炼和增强。
探索科学殿堂
实验室里,灯光照亮了少年们聚精会神的面庞;讨论区里,数据更新不断,刷新着他们的理解。在这些实践中获得的领悟,于600名少年心中,构筑起了一座通往科学殿堂的阶梯。这次活动为学生打开了科学的大门,让他们在体验中不断进步,或许也因此,许多学生选择了走上科研之路。
您觉得这种大学的科技创新营对学生能带来怎样的好处?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一下您的观点,同时记得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