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仅11位!西安交大唐伟教授荣获2025强国青年科学家
全国仅11位!西安交大唐伟教授荣获2025强国青年科学家
全国仅 11 位交大教师入选!近日2025“强国青年科学家”寻访活动落下帷幕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国家储能平台唐伟教授荣获“强国青年科学家”!
当下,全国科技强国战略正持续深入推进,这时,青年科学家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坚力量,2025年,作为“强国青年科学家”寻访活动唯有十一位获奖者,如此低入选比例彰显该荣誉稀缺程度与十足含金量 。
评选标准与竞争态势
本次评选,收到约400份、来自全国188家单位的推荐材料,最终仅有11位在这些材料里脱颖而出的科学家,堪称严格的遴选机制确保了获奖者有代表性他们都是在各自领域有重大突破的杰出人才,评选活动由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多家权威机构共同主办,其公信力和专业性获科技界广泛认可。
那些获得奖项的人年龄都没有超过40岁,这样的设定体现出国家对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评选标准在一方面关注学术成果,在学术成果之外,更加着重于研究成果对于国家战略需求的支撑作用,这种导向使得青年科学家把个人研究和国家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 。
唐伟的学术背景
唐伟教授,生于1988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材料化工研究所所长,2012年凭借新加坡国立大学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这段海外求学经历为其后面的研究夯实基础,2016年任职新加坡科技局一级研究科学家,在国际科研环境里积攒了丰富经验。
2018年,唐伟作出了选择,此项选择是回到祖国,之后他以教授身份加盟西安交通大学,他这个决定处于国家大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时期,唐伟的回归不仅带来先进科研理念,还体现新时代科学家胸怀家国的责任担当。
科研成就与学术贡献
唐伟有研究成果,成果历经多次发表,发表刊物是《美国化学会志》,还有《德国应用化学》等国际顶级期刊,这些论文在相关领域造就重要影响,其中一篇跻身中国百篇极具影响力国际学术论文,他还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ohn教授展开合作,合作发表了高水平研究论文,这呈现出他研究成果的国际认可度。
唐伟于学术服务领域,担任多个SCI期刊副主编,他还参与撰写两部英文专著,这些工作推动学术交流进程,促使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舞台话语权力得以提升,他被选入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这进一步证实其研究具备国际影响力。
产学研深度融合
唐伟带领的团队,跟济源华申电源进行合作,在关键储能新材料这个领域内,取得了重要突破,此项研究成果达成了百吨级中试,还实现了将近千万元的销售额,充分显示出科研成果朝着现实生产力转变的巨大潜力,合作的一方身为民营500强企业,为技术的落地给予了产业化平台。
某个团队开发了固态电池,该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为510Wh/kg ,具备双高特点,通过了某重大工程总体办公室的认证,有希望应用于空间站在轨执行的任务,此项技术实现突破,对于保障国家重大工程而言带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高比能固态电池已经在中石油新型气体探测装置里获得了应用,提高了在极端油气条件之下的作业安全。
科技成果转化实践
唐伟身为创业人,借助固态电池关键技术,缔造了高新技术企业高能数造,在创业起始之时,于国内率先建成锂金属固态电池小试线,又建成干法中试线,达成了固态电池制造装备的自主开发与销售,当下已完成A轮融资,此轮融资表明市场对其技术前景予以认可 。
一种具有“产学研用”一体化特征的科研路径存在些许成效,这些成效呈现为有效打通从实验室起始一直到市场的各个环节,唐伟团队借助创办企业的方式,不但加快了技术迭代速度,还为行业发展培育出了复合型人才,该模式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能供借鉴的经验。
人才培养与教育理念
西安交通大学有个叫《化工专业英语》的课程,该课程是全英文授课,授课团队是由唐伟创建的,这个团队致力于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唐伟还参与编写教材《储能电池基础》,这项编写工作是为满足国家“十四五”新兴产业需求所开展各项工作中的一部分,其对规范专业教学内容影响颇大,对服务国家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意义深远。
于日常教学之际,他特地把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进而引领学生留意国家战略需求,如此这般教育理念培育出的学生,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明晰行业前沿状况,能迅速适应国家科技创新需求。
怎样才能让这些杰出青年科学家,达成科研突破跟国家需求之间的平衡呢,您觉得哪方面取得的成就,最值得年轻科研工作者用来借鉴呀,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个人观点哟,要是感觉本文有一定价值,那就请点赞表示支持并转发给更多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