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年传承!西安交大校友寻访实践活动精彩回顾与 2023 年故事
15 年传承!西安交大校友寻访实践活动精彩回顾与 2023 年故事
赵昕,1963—1968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工企专业,原西安劳动安全卫生检验检测站(现西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站长(已退休)。
十五年的校友寻访项目,到底给西安交大的学生提供了哪些精神上的鼓励?又怎样发扬了“西迁精神”?大家一起来了解。
校友寻访活动缘起
2008年,西安交通大学校友关系发展部发起了“走进交大校友,探寻交大精神”的校友寻访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在校生更深入地了解校友的感人事迹,从而体会到交大精神的赓续传承。十五年来,这项活动发展成为“准校友陪伴计划”的核心内容,参与者们通过亲身走访和与校友进行深入交流,使校友们的优秀品质得以彰显。
办学传统奠定基础
西安交大独特的教育理念,使许多毕业生收获良多。这种理念为他们打下了扎实的知识根基,增强了适应能力。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他们能迅速熟悉新的工作技能和标准。这仿佛为校友们构建了稳固的知识体系,帮助他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工作转变的挑战与应对
从学校到工作环境的变化并不轻松,若进入一个与所学方向不太相同的行业,难度会更大一些。有位学兄说过,学校教育偏重理论,需要通过社会历练来补充知识。他先后从事过维修、检验和设计工作,一直认真负责,持续提升自己,并且还特别强调要勇于尝试新方法。他这种不挑工作、主动吸收新东西的精神,给其他碰到类似状况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多领域发展与坚持
这位学长在专业领域表现突出,对新员工也很热心。虽然他的工作内容与他熟悉的领域联系不大,但他还是脚踏实地,因此在陕西的特种设备机电行业出了名。他在检测站工作时,不仅积累了技术知识,也注重把技术和经验传授下去。他始终认为,做工程师的人必须看重职业操守和责任。
个人倾向与对新人的期望
学长表示,他更愿意在吊车制造企业从事自动化相关业务。他建议,有志于本专业的年轻人,应当优先选择与自身兴趣相投且有一定难度的岗位,不要为了追求安稳而忽略专业发展。他的个人经历,就像一盏指引的灯火,能够帮助年轻一辈看清职业发展的道路,让大家认识到专注本行、勇于接受挑战的必要性。
感恩母校与寄语学子
饮水不忘本,校友感念西安交大奠定的学识根基和塑造的优良品格,。在交谈里,赵昕向交大学子表达了寄望,。他希望学子们将书本知识与现实情况融合,。他言辞恳切,激励青年们在实现自我价值时,。也为社会和国家的繁荣出力。
前辈们的奋斗历程鼓舞着本校学生继承“西迁精神”,你从他们的事迹里领悟到什么了呢?请点个赞、转发这篇文章,和朋友们讨论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