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历史积淀深厚,法学教育成就显著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历史积淀深厚,法学教育成就显著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是中国法学教育体系中一支年轻的力量,但其历史积淀依然深厚。“南洋公学”作为北京交通大学的前身,早在20世纪初就开办了政治特班,教授宪法、国际公法等专业法学课程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坐落于我国首都,尽管它的成立并不久远,然而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其成长轨迹颇具吸引力,值得详细道来。

早期渊源

20世纪初,在北京设立了一所名为“南洋公学”的学校,这所学校就是后来北京交通大学的前身。在这所学校里,他们开设了政治特班,向学生们传授宪法、国际公法等法律知识。在那个年代,学生们都十分勤奋,他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从事法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1921年,交通大学北京学校经济部铁路管理科的课程安排中新增了国际法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计参照了欧美通才教育模式,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此举为法学领域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播下了充满希望的种子。

法律系诞生

1995年,北京交通大学的法律系应运而生,是我国理工科院校中最早设立法律系并开始招收法学本科生的院校之一。那时,校园里,一群怀揣着法律梦想的青年学子踏入校园,开启了他们的法学学习之旅。他们在简陋的教室里,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热烈地探讨法律问题,为法律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院系变迁

1998年,法律系正式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一部分。这一举措让法律系有机会置身于更广阔的学术环境中,并且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师们开始频繁交流,学生们也因此拥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到了2011年,学校决定以法律系为基础,建立了法学院。自此,法学院踏上了独立发展的新征程。

人才培养体系

自1995年始,法学院开启了法学本科生的招生工作;接着,到了2004年,学院增设了经济法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紧接着,2007年,国际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也被纳入了学院的招生体系。到了2010年,学院获得了法学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面向五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同时开启了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工作。法学院不仅与其他学院紧密协作,共同致力于博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而且在多年的努力下,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这就像一棵茂盛的大树,其枝叶不断延伸,生机勃勃。

教学特色

在本科学习期间,我们主要运用研究式教学手段,开设了“法学实验班”,并实行中英双语教学,这样学生就能接触到更为先进的学术知识。而对于法律硕士的教育,我们设立了教育中心,并配备了以实践为导向、具有独特特色的课程体系,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成为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法律专业人才。

发展定位

法学院依托学校稳固的学术根基,目标明确,汇聚了多学科融合的力量以及交通领域的专业优势,着力推动交通法学领域的进步。同时,学院还参与了国家保密学院的建立,并积极投身于保密法律领域的拓展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学院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为法学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你认为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在哪个学科领域有望实现重大突破?欢迎点赞、分享,并分享你的观点。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