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标准详解:学分、论文、答辩一个都不能少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标准详解:学分、论文、答辩一个都不能少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标准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学术论文发表、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等方面,以下是具体介绍:读博就像闯关打怪,要过学分关、论文关、答辩关。上海交大的博士生们得先攒够学分

攻读博士学位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上海交通大学对博士生的毕业条件既苛刻又复杂,每一步都对学生们的实力和耐力进行了严格的考验。针对这一点,我们将进行深入的探讨。

学分积累门槛

博士生一般需要修满至少16个学分的课程,而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和硕博连读的学生则需要修满40个学分。课程主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其中必修课包括政治、英语、学术规范等基础学科,学生需要对这些基础学科有扎实的理解和掌握。以电子信息学院为例,学生在数学这一科目上就需要完成6个学分的课程要求,除此之外,他们还需学习编程、电路等专业技能。只有做到这些,学生才能在知识积累上满足博士阶段的基础要求。

论文发表硬指标

取得博士学位后,发表学术论文是关键步骤,不同学科都有各自的评价标准。理科和医科的学生需提交两篇论文,其中至少有一篇需在SCI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以海洋学院的学生为例,只要在该领域的顶级期刊上成功发表论文,即可满足要求。工科和农科的学生,在两篇论文中至少得有一篇是在SCI或EI期刊上发表的,而且必须是用英文撰写的。文科学生则需要在社科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论文。学校还特别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定如果学生获得了国家级的科技奖项,那么就可以不用提交论文;如果是省级或部级奖项,或者是发明专利,这些也可以用来代替论文的要求。若学生荣获省部级一等奖,那么这五名同学便被视为满足条件。

预答辩前置考验

在撰写毕业论文之前,必须先通过预答辩这一环节。这个环节由一个由五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负责主持。学生需要提交论文的初稿、开题报告等必需的文件。评审小组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其论文是否合格做出评估。如果论文符合基本要求,学生就能进入正式的审阅阶段;如果论文只是勉强合格,学生必须先对论文进行必要的修改,之后方可提交审阅;若论文被判定为不合格,学生就得重新撰写一篇新的论文。这一系列步骤相当于一场实战演练,旨在让学生提前熟悉论文写作的整个流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增强自己的写作技巧。

正式答辩严把关

正式答辩的规范更加严格,评审小组由五位校外专家构成。学生需在45分钟内详尽阐述自己的论文,接着还要面对30分钟的提问环节。要想成功通过,必须获得超过三分之二的支持票数。若初次未能通过,学生仍有机会在两年内争取到第二次答辩的资格。尽管如此,假如尝试仍然失败,学生可以选择申请降低学位的级别,以此来获得硕士学位,这样的做法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缓冲措施。

学院个性化要求

一些学院自行提升了考核标准,例如海洋学院规定学生必须参加国际研讨会并发表演讲;电子信息学院实施了“论文答辩全覆盖”的政策,没有发表论文的学生必须额外通过审核才能毕业。此外,论文作者的排名也十分重要,第一作者对整篇论文的贡献被完全认可,第二作者则只被视作一半的贡献,至于第三作者则不被计入任何贡献。学生们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达到这些额外的标准。

论文抽检防水分

学校引入了论文审核流程,其中每十篇毕业论文中就有一篇需要经过额外审查。如果论文质量不符合要求,学位证书可能会被取消,这样的举措是为了确保博士学位的权威性。在这样的高要求毕业标准下,无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还是深海探测领域的精英,他们的未来都充满希望。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严格博士毕业条件,它的好处是否真的比潜在的不足之处更为显著?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发表意见,同时不妨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