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阐释教育家精神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阐释教育家精神内涵
2023年9月9日,在新中国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2023年9月9日,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的日子,在这一天,国家领导人向全国范围内的优秀教师代表写信,向所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达了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这一举动,进一步凸显了教师队伍与国家前途命运之间紧密相连的深远影响。
蔡元培——教育救国典范
蔡元培在北大校长一职上工作了约五年。他将“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爱国”的信念深深地植入了我国教育史,让北大成为了教育救国的楷模。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他凭借先进的教育思想,鼓舞了众多青年投身于救国图存的读书事业,他自己也成为那个时代忠诚报国教育家的典范。
在他的带领下,北京大学培育出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贡献了众多栋梁之才。他的教育观念和实际行动表明,教育是国家强盛的基础,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播撒了希望的种子。
张伯苓——爱国三问引深思
1935年9月17日,南开大学举办了开学典礼。典礼上,张伯苓校长提出了“你是中国人吗”等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爱国三问”犹如重锤猛击,唤醒了南开学子的自强意识,同时也加深了他们为国家建设献身的坚定信念。
2019年1月,国家领导人莅临南开大学时,特别强调了这一点,认为它是一个关乎时代进步的重要议题。张伯苓提出的三个问题,历经岁月洗礼,始终在提醒着每一位中国公民,牢记肩负的使命,无论身处何时代,都应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徐特立——备受称赞的教育家
1947年,徐特立迎来了自己70岁的生日。毛泽东为他题词,称赞他是“坚强的老战士”,朱德也称他为“当今一圣人”。徐特立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为国家培育了众多人才。即便是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他仍旧坚守着教育的使命。
他因无私奉献和卓越品质而备受尊敬,他的教育理念与爱国情怀鼓舞了无数人,在教育和爱国两个领域里,他均树立了典范。
闻一多——教育结合救亡
西南联大虽然没有高大的建筑,但聚集了许多怀揣爱国热情的学者,其中闻一多就是他们中的一分子。在教学过程中,他开设了将近十门课程,把传统文化教育与抗日救亡运动紧密联系起来,大力宣扬革命精神以及民主思想。
在他的激励下,大批学生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击日寇的战火,英勇无畏地与敌人拼杀,成为了民族英雄;在这8年的时间里,每100名学生中就有14人毅然放下书本,拿起武器投身战场;他所做的一切,充分体现了教育在特定时期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陈学俊——为工程事业奋斗
陈学俊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成功建立了我国锅炉专业和热能工程学科,并且还开创了多相流热物理学科。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工程事业不断奋斗。面对重重挑战,他毫不退缩,默默奉献,并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
他的贡献在我国工程领域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在专业领域中为祖国贡献力量的强烈爱国情怀。
黄大年——海外回归创佳绩
2009年,黄大年完成了在英国剑桥的学术旅程,毅然回到了祖国。第二年,他承担了吉林大学“李四光实验班”班主任的职责。他怀揣着远大的志向,那就是培养出地球物理领域的杰出青年。
在那之后的七年里,他带领着四百多位科研工作者,成功完成了多项具有“中国首创”意义的成果,填补了我国技术领域的空白。他回国后的不懈努力,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怀揣远大理想、忠诚于国家的精神风貌。
自古至今,教师与国家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在当今时代,怀抱大爱、忠诚于国家已经成为教育家精神的核心所在。那么,在你的身边,是否有一些老师体现了这种新时代教育家精神?不妨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