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

薪传玖佰 科耀未来——首都科学讲堂第900期特别活动举行

薪传玖佰 科耀未来——首都科学讲堂第900期特别活动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瑞璇)4月19日上午,“薪传玖佰 科耀未来”——首都科学讲堂第900期特别活动在北京科学中心举行。

4月19日,北京科学中心成功举办了首都科学讲堂的第900期特别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观众的热情参与。这个历经18年的科普平台,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独特魅力和广泛深远的影响力?现在,让我们一起揭晓这个谜团。

活动概况

当天上午,在首都的科学殿堂——北京科学中心,一场名为“薪传玖佰 科耀未来”的特别活动隆重举行,这是首都科学讲堂的第900期。活动汇聚了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陈征副教授以及众多业内专家,同时,还有200余位首都的科技工作者和讲堂的忠实听众。他们齐聚一堂,共同的目标是深入交流科普知识,分享各自的科普心得。现场气氛既热烈又庄重,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期待之情。

讲堂历程

2007年,首都科学讲堂应运而生,它诞生于人们对知识的强烈渴望,由北京市科协负责举办。历经18年的成长,讲堂已经邀请了将近一千位院士和专家进行演讲。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参与的人数累计已经超过了两亿,这个数字充分展示了它巨大的影响力。每周六,此地举行多场讲座,主题包括尖端科技、生活奥秘等众多领域,宛如一座知识的宝库,为广大民众敞开了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

小观众体验

在活动里,一名小朋友向人们展示了他与讲座的特别纽带。自2023年起,每逢周六,不论风雨,他都会准时出现在讲座现场。他全神贯注地聆听,仔细记下每一个要点,还会积极与演讲者互动。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收获了众多领域的科学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锻炼出了创新的思维模式。对他来说,讲堂就像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借助它,他得以一窥那些与众不同的奇妙景象。

科普嘉宾交流

陈征、吕佳乐、王大鹏、鲜宁四位嘉宾对“在流量时代,如何激发公众对科普的兴趣”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科普工作者和大众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这些嘉宾独到的观点,犹如照亮前行的灯塔,为科普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宝贵的启示。

嘉宾观点碰撞

陈征觉得短视频与深度视频并不矛盾,两者都应探索各自的发展路径。他认为短视频可以与深度科普视频携手,首先唤起大众的求知兴趣,然后逐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知识的精髓。王大鹏提醒观众,在观看视频时,对于那些看似可信的观点,要保持怀疑态度,多方核实,提高自己的科学修养,并且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评价。两位专家的观点各有侧重,引发了现场听众的深思。

科普对象见解

吕佳乐在青少年科普领域付出了很多努力,他提出,科普活动应当与青少年建立平等的对话,这不仅仅是为了向他们传授知识,更在于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参照,鲜宁提出,高等学府应利用自身强势学科,举办具有独特风格的科普活动,汇聚人才力量,不断推出高品质的科普资料,在创新氛围中打造杰出的科普作品。他们的见解为不同群体的科普事业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如今信息如洪水般涌动,我们不禁要问:究竟哪种科普手段更能激发起公众的兴趣吗?若这篇文章给您带来了启发,不妨点个赞,或者将它分享给更多的人!

更多内容